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产学研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

    上汽集团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16/8/29编辑:赵倩倩

  1.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的持续成功运作
  据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产学研科技成果汇编显示,近15年来,上汽集团通过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产学研平台,组织项目立项332项,完成285项,应用200余项,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资助5806万元,带动企业投资28230万元。在通过验收鉴定的279项目中,申请专利151项,其中11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际专利;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液力变矩器焊接关键装备及其相关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毫米工程”即《车身功能尺寸互动优化设计系统及在桑塔纳轿车上的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上海市级科技进步奖27项。这些研究项目的成果绝大多数已在企业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有效的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降低了技术以及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据初步估算,这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将每年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
  2.聚焦关键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2011年上汽集团批准通过了《上汽集团“十二五”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阐明了核心部件“金属双极板“的国内外差距、以及改进措施与开发目标。
  上汽集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新源动力股份公司共同开发金属双极板产业化项目。其中,上汽集团立足国内汽车业龙头地位,整合优势资源,组织推进上述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新源动力具有多年双极板研发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具有丰富的金属板冲压成型与特种焊接技术。合作各方积极建立跨公司、跨部门的项目团队来开展开发工作,做到全方位密切沟通,逐步落实项目开发目标。
  经燃料电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测,此产学研合作研制的金属双极板的关键参数达到或超过美国能源部(DOE)目标,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将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预计在未来燃料电池极板制造成本缩减到如今的1/10-1/15。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上汽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培养博士后1名,毕业博士3名和硕士2名,累计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25篇,SCI检索期刊英文19篇,影响因子大于3.0以上论文8篇没,申请专利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