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中国未来研究会产学研分会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国未来研究会产学研分会
首页 学会概况 综合新闻 智库建设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产研合作 教育培训 会员之家 通知公告
学术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研究成果
“四链”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9/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条重要路径。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效贯通,在深度融合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不断提高。京津冀三地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了更加紧密的互补与协作。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举办,发布跨区域产业链图谱,推出联合场景清单,启动产业链“织网工程”。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式,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利用。二是人才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三地联合制定发布《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签署《京津冀公共人才服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京津冀人社部门人才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动人才流动,打造互融互通的人才发展新生态。三是资金链条不断完善。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拓宽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天津证监局等单位依托北交所(新三板)天津基地,持续发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作用。《河北省企业上市行动方案》印发,打通转板便捷通道,加快企业通过新三板登陆北交所进程。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

京津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整体资源,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成优势。要推进全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生产力的跃升;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内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集群的优势,推动人才高效流动,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动能;充分发挥资本赋能作用,用全域贯通的资金链有效服务于全域协同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促进京津冀地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地区间利益共享、利益冲突解决机制,推动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健全重点领域、标准以及相关制度的沟通衔接机制,积极推进利益诉求、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加快区域协同立法步伐,逐步构建完备的制度框架和法规体系,打造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整体规划,完善京津冀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全域布局,分类精准设计支持措施。明确“四链”融合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支持全域创新主体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灵活采用共建合建等多种方式打造中试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中试服务,统筹完善各类人才服务,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依托项目在区域内流动,加快全域资金链有效融入创新链、产业链的步伐。

三是强化政策协同。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做好全域对接,加强重点指导,出台配套细则,构筑多维度、多链条的政策矩阵,凝聚推动“四链”融合的强大合力。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精准推出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基金设置等方面的举措为抓手,完善一揽子政策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链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创新链中的瓶颈制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建立人才链资金链深度嵌入产业链创新链的政策体系,疏通各环节人才、资金进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渠道,促进人才和资金的集聚整合、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服务于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作者简介

张冬丽,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经济日报》 

Copyright ©2025 中国未来研究会产学研分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中管共创文化发展中心